友達光電獲得文化部頒發第 15 屆「文馨獎」的「金獎」榮耀,秉著文化傳承的永續社會責任 ,友達長期透過資金挹注,落實文化的交流與持續創新 ,不僅扮演「開發者」的角色 ,更以「原跡 、原樣、原位」原則,成為兼顧在地文化資產保留的守護者 。兩年頒發一次的文馨獎 ,是文化部為表彰對台灣藝術文化的保存上有關鍵地位及特殊貢獻的團體 ,友達本次獲得文馨獎最高榮譽的「金獎」 ,代表其長期投入文化資產保存 ,推廣藝術文化 ,與在地文化工作者共好的努力 ,深獲各界認可。
友達「生活饗宴」連結藝術與員工 以文化為生活加值正能量 為了豐富同仁的文化素養,並為在地表演團體串接機會與挹注文化資源,友達透過一系列「生活饗宴」活動 ,連結「當代藝術」 、「文化保存」 、「社會關懷」、「Think Big」四大主題,邀請在音樂創作 、表演藝術的在地代表性人物,從古典音樂、傳統工藝作品 、地方創生 、以及活躍於藝能圈的甘草人物 ,規劃出一系列雅俗共賞的文化饗宴。在呈現形式上 ,也以講座 、電影院、藝文晚會等多元媒介在全台廠區舉辦展演 ,用最觸人心弦的故事 、聲音和影像 ,激發出員工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活力。疫情衝擊下 ,友達生活饗宴不中斷 ,仍以 PODCAST 的形式持續傳遞藝文能量 ,邀請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家 ,將正面與感動能量帶給每一位同仁,進而影響社會,讓藝術文化加值每日生活 。
現地保存清代遺跡西大墩窯 全新詮釋與展示 賦予文資長遠影響力 友達在中科廠區擴廠過程中發現了清代燒製陶窯的重要遺跡「西大墩窯」,值此擴廠關鍵時期,友達暫緩建廠步伐 ,為窯體設計了防護區 ,將遺址現地保存 ,並建造「西大墩故事館」安置窯址遺物 ,讓文化歷史與科技發展得以共存共榮。2020 年友達將臺中花博的友達微美館重建為「西大墩窯文化館」 ,進一步和中研院考古團隊合作,透過史料訪談及策展規劃 ,傳承了西大墩窯的故事 ,呈現了更完整的歷史價值 。友達也透過核心顯示技術,以極窄邊框顯示器拼接出極具沉浸感的視覺效果 ,跳脫螢幕邊框限制 ,將清代臺灣古輿圖和土火交融之美 ,細膩又震撼地呈現於觀賞者眼前。
除了保存遺址外 ,友達也在文化素養的推廣上不遺餘力 ;在「西大墩窯文化館」中友達透過多媒體動畫及遊戲觸控,呈現清代的製陶科技及考古過程 ,使展館蘊含古今高科技風貌 ,拉近觀眾距離 。
西大墩窯的保存與研究,也促使友達種下推動文化教育的種子 ,打造了傳承文化歷史的場域 。自 2010 年起,友達連續11年與鄰近福科國中合作「福科走讀計畫」 ,結合西大墩窯遺址與環境教育課程 ,讓福科學子走入社區,在活動中融入鄉土歷史人文關懷、科學教育 、環境生態等議題 ,結合學校藝術與人文課程,引導當地學生感受人與土地、人與科技的關係與連結 ,學習對文化的尊重。而友達所培育的企業文化志工 ,以故事帶領學子走入歷史的長河,反思現今生活對環境的衝擊 ,透過外部師生參與 ,及內部員工的投入 ,將持續在社會上發揮正向影響力 ,共同創造永續價值 。
|
![]() 友達獲得文化部文馨獎「金獎」榮耀 ,以「原跡 、原樣 、原位」成為兼顧在地文化資產保留的守護者。
![]() 友達透過一系列「生活饗宴」活動 ,為在地表演團體挹注文化資源 ,規劃雅俗共賞的文化饗宴 ,讓藝術文化加值員工日常生活
![]() 友達在擴廠過程中發現清代重要遺跡「西大墩窯」 ,友達將遺址現地保存並建造「西大墩故事館」 ,讓文化歷史與科技發展得以共存共榮 。
![]() 友達連續11年與福科國中合作「福科走讀計畫」,結合西大墩窯遺址與環境教育課程 ,讓福科學子走入社區 ,引導學生感受人與土地 、科技的連結 |